决定命运的不是选择,而是结构_伍兹_环境_因为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4:07    点击次数:84

人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很难被改变,除非自己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和无知,然后积极拥抱新事物、新认知,与外界建立更多的连接。

但愿意承认自己不行的人很少。

所以我现在极少想去改变人的观点和决策,那必定徒劳,因为你即便扭正了他的思想,他还是会因为某种力量回到原来的轨迹上。

这种力量里最强的就是环境。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和决策,早已在他持续多年接触到的信息质量、所处的环境、大脑形成的理念、行动上投入的各种沉没成本、权衡利弊使⽤的价值标准给锁定了。

这也是我一直讲的人生系统论:

人就像一个系统,有太强的外力想改变系统时,就会有各个要素形成调节回路,把系统拉回原来的轨道上。

著名的高尔夫球选手老虎伍兹Tiger Woods曾经在1997年的名人赛中以创纪录的12杆优势夺冠。那个时候他已经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棒的高尔夫球手。

展开剩余84%

任何一个顶尖球手,在多年的比赛和训练中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挥杆姿势,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变。但是伍兹不这么想,在他赢得多次大满贯冠军之后,他认为自己的挥杆姿势需要改进。

这是个艰难的决定,伍兹不知道自己改变姿势之后会不会变得更加优秀,甚至成绩还可能下滑,还需要反复和原本的挥杆姿势做对抗,舒服一点不行吗?答案是不行,因为他是伍兹!

这种改变往往是痛苦的,但更是脱胎换骨的。正因为伍兹有这般勇气,他在经历了多次手术,遭遇一系列人生低谷后,还能在43岁时奇迹般地获得美国大师赛冠军,这被称为“历史上最伟大的回归”。

一枚六面体骰子,投掷出1到6每个数的概率是相同的。现在你和别人比大小,小于等于三你获胜,反之你输了,那你如何提高获胜概率?

你只能靠改变骰子的结构。

假如你拿出一粒金字塔形状的骰子,只有1到4四个数字,你获胜的概率就提高到了3/4。如果你拿的是一枚硬币,正面是1反面是2,那你获胜的概率就是100%。

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真相:人若是不进行结构性、根本性的改变,迟早会均值回归,回到最初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。

而且,每个人都会被自己的均值锁住。

那么,如何改变自身结构,实现均值上移?

01 新视野

以前看动物世界,非洲大草原上有旱季和雨季之分,每到旱季后期,对食草动物都特别难熬,水塘越来越小,狮子和鬣狗等食肉猛兽还守着某一处,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动物都要到这里饮水,水塘不久就要干涸了,动物们要做个取舍了,是要继续守着这个暂时还有水的水塘,还是去未知的远方,寻找下一个更丰盛的水源地。

这个时候的选择是艰难的,因为你不知道下个水源地在何处,有多远?守着水源地暂时可活,离开水源地有可能活,有可能死的更快。

但是,如果这事后有个上帝视角,你知道哪里有水源地、距离多远、怎么走,那一切就都不是问题。

其实,人类社会何尝不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世界?

如果一个人只是计较反思短期的得失,而不检讨高于自身的环境和生态,看不到超越眼前局面的选择,就无法真正找到高价值所在,就注定会在陷入穷忙的陷阱。

可一旦把视野从草原的地面升到空中,看到水源与猎食者的分布,原本“要不要离开水塘”的艰难抉择,瞬间演变为“沿哪条路线迁徙”这种可操作的路径问题。

这是视野的升级,更是思维的跃迁。

02 新生态

马克思为什么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?

因为社会关系会形成层层叠叠的约束力,有的拖着你往回走,告诉你别这么拼命,该躺平就躺平;有的拉着你吃喝玩乐,告诉你周末了就应该放松;有的还会劝你多干点活,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。

社会关系就是你。

而新的生态带来新的社会关系和信息环境,进而带来新的能量和机会。

如果你目所能及的那个生态总是那样匮乏而平庸,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那群人只是庸庸碌碌,浑噩一生,自然就觉得没有什么奔头了,这种精神与物资双重贫瘠对大多数人来说,都是一场命运的残酷绞杀。

所以,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适合你成长的生态,融入其中,你的行为会自发被改变。他人在场的时候,人会下意识地注重自己的表现,规范自己的行为,以适应周围的潜在评价。

当你融入新生态,你就有了“誓约”,有了“盟友”,你有一种归属感,有共同的奋斗期待,你不再是孤立的个体,你的一切行为都会被更大的那个集体赋予’意义‘。

你在不一样的环境中,你的心情会不一样,你的思考能力、行动力也会不一样,你的生命就会不一样。

03 高频反馈

《楞严经》中有段话叫:

"譬如有人,暗中以手撮摩空花,空花本无,徒劳手耳。"

"譬如有人,暗中以手撮摩空花,空花本无,徒劳手耳。"

《楞严经玄义》中对这段话是这么阐释的:

"暗室喻无明,空花喻妄境,撮摩喻盲修瞎练。明镜喻真智,照物而不染,方见诸法实相。"

"暗室喻无明,空花喻妄境,撮摩喻盲修瞎练。明镜喻真智,照物而不染,方见诸法实相。"

我看了之后,发现这里面涉及两种常见的修行方法:

第一种叫暗室寻物。

暗室之中,无光无明,缺少参照系和正确反馈,这种情况下人会习惯于依赖直觉进行试错和前进,结果就是低效重复地努力。

第二种修行方法,叫明镜照物。

明镜之下,有光有尺,就像高人指路、有教练在身边指导一样,你的每个错误动作都会得到及时纠错,然后朝着更高标准前进。

明镜就是反馈。反馈让你知道什么是高标准,让你知道自己差距在哪。

所以,若要成功,关键不在于傻傻努力,而在于:

每次努力都要获得有效及时的反馈,让下次尝试可以基于上次的教训进行改进。

这就是我今天想告诉你的终极公式:

新视角 × 新生态 × 高频反馈 = 均值上移

我的故事

其他文章

我在专栏中这么写道:

那些平凡的时刻、那些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出选择的时刻,往往比重大决定更能影响我们的成功。

平庸的人不是天生的,每个少年都有梦想,都怀揣着改变世界的理想,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,成就更好的人生。但由于各种不该有的麻烦层出不穷,徒耗了精力和体力。

晚上你想打开电脑开始副业,结果孩子突然生病要送医院,你不得不选择孩子而放下副业;

白天你工作都完成地不错,结果团队里有人冒泡,害你被领导一顿输出,心情变糟,回到家里也无心做其他事;

你在大学宿舍里想努力学习,但舍友喊你上网打游戏,你担心不合群就没有选择学习;

……

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琐事、小麻烦,不是突然发生的一件大事把我们击溃,而是一件又一件的小麻烦,累积起来就让我们崩溃了。

平庸并不是因为在人生一个个关键路口走错了道,而是在日常的一件件小事儿中做出错误的行为和决策,等到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才惊觉,原来自己已经出局了,连做出决定的权力也没有。

发布于:江苏省